异地就医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异地转诊:指符合参保地异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① 参保人员的身份证、社保卡,由主治医生开具转诊证明
② 填写转诊申请表,到社保部门备案(有些地区医院可直接把转诊信息报送到社保部门)。
③ 持医保卡前往异地医院就诊
2、长期居住在外地:指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退休人员、在异地长期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和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① 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居住证,前往参保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备案。
② 携带社保卡去医院进行就医。
3、异地急诊就医:指在统筹区外务工、出差、探亲、旅游等因急诊抢救需住院治疗的人员。
此种情况直接携带社保卡去医院就医。
以上情况中如果进行了备案的就医者,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如果不能直接结算的则需要自己先行垫付,之后带上资料到参保地进行报销。
异地医保报销资料
1、社会保障卡;
2、有效身份证;
3、医疗费用原始凭证;
4、费用汇总明细清单;
5、其它所需资料。
注意:不同地方报销资料不同,具体按照本地医保政策执行。
异地医保报销流程
申请人先行垫付相关医疗费用,然后携带上述资料前往社保机构或医疗机构办理报销手续即可。
异地就诊的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
关于费用报销,只需要知道两点就可以了——就医地目录和参保地待遇:
就医地目录:明确了报销范围,药品、器材、诊疗服务等项目,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都是按照就医地的标准。
参保地待遇:明确了能报多少钱,起付线多少?报销比例多少?最高报销额度为多少?这些都是按照社保缴纳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