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当前位置: 百科首页 > 保险术语 > 保险名词 > 相对免赔额
相对免赔额
【导读】 在购买保险时,理清一些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意外险和医疗险中,常常会出现“相对免赔额”的概念,在签订合同时,如果没有弄清相对免赔额,就可能导致这样的情景——即使发生了保险事故,也会理赔失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跟着小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对免赔额是指,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会先与投保人约定相对免赔额度。
当合同出险后,如果被保险人产生的损失,低于合同中约定的相对免赔额度,保险公司就不予赔偿,损失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如果被保险人产生的损失,高于合同中约定的相对免赔额度,保险公司就会赔偿被保险人产生的所有损失。
一般而言,相对免赔额常常出现在意外险和医疗险中,这是保险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个手段。规定了相对免赔额的保险产品,往往保费更加实惠。
“我产生的损失太少,理赔不了?那我买保险干什么?”对于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的人们来说,在第一次因相对免赔额而导致理赔失败时,难免发出类似的抱怨。
确实,表面看来,相对免赔额似乎是保险公司在转嫁风险,避免赔付更多的保险金,因此损伤了被保险人的利益。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在每一个理赔流程中,保险公司都需要进行核实、报销,需要付出许多的运营成本。有时候,如果被保险人的损失只有几十块、几百块,也走这个理赔流程的话,可能在这个赔案中,保险公司付出的运营成本,还要大于被保险人产生的损失,未免就得不偿失了。
而保险公司归根结底是需要盈利的公司,最终,这部分运营成本必然转嫁到投保人的身上,使投保人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保费。
而规定相对免赔额,就可以解决上面的困局。保险公司省下运营成本,因此投保人也可以得到更实惠的保费,剩下一点小额的损失,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因此,规定相对免赔额,是双赢的选择。
保险合同中的免赔额,被划分为绝对免赔额和相对免赔额两类。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保险公司的赔付方式不同。
发生保险事故后,如果保单规定的是绝对免赔额,那么保险公司只会赔付超出绝对免赔额的部分;如果保单规定的是相对免赔额,那么保险公司会赔付被保险人的所有损失。
例如,小王和小李都给自己买了一份意外险,小王的保单规定了一万元的绝对免赔额,小李的保单规定了一万元的相对免赔额。
两人一起外出兜风时,不幸遭遇车祸,伤势都挺严重的,在扣除社保报销的费用后,
两人各自花费医疗费用七万元。小王的保险公司向他赔付了扣除绝对免赔额的六万元,小李的保险公司向他赔付了所有损失七万元。
微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