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科首页 > 保险术语 >  保险名词 >  相对免赔额

相对免赔额

【导读】  在购买保险时,理清一些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意外险和医疗险中,常常会出现“相对免赔额”的概念,在签订合同时,如果没有弄清相对免赔额,就可能导致这样的情景——即使发生了保险事故,也会理赔失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跟着小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对免赔额

什么是相对免赔额?

  相对免赔额是指,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会先与投保人约定相对免赔额度。

  当合同出险后,如果被保险人产生的损失,低于合同中约定的相对免赔额度,保险公司就不予赔偿,损失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如果被保险人产生的损失,高于合同中约定的相对免赔额度,保险公司就会赔偿被保险人产生的所有损失。

  一般而言,相对免赔额常常出现在意外险和医疗险中,这是保险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个手段。规定了相对免赔额的保险产品,往往保费更加实惠。

规定相对免赔额,对投保人有什么好处?

  “我产生的损失太少,理赔不了?那我买保险干什么?”对于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的人们来说,在第一次因相对免赔额而导致理赔失败时,难免发出类似的抱怨。

  确实,表面看来,相对免赔额似乎是保险公司在转嫁风险,避免赔付更多的保险金,因此损伤了被保险人的利益。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在每一个理赔流程中,保险公司都需要进行核实、报销,需要付出许多的运营成本。有时候,如果被保险人的损失只有几十块、几百块,也走这个理赔流程的话,可能在这个赔案中,保险公司付出的运营成本,还要大于被保险人产生的损失,未免就得不偿失了。

  而保险公司归根结底是需要盈利的公司,最终,这部分运营成本必然转嫁到投保人的身上,使投保人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保费。

  而规定相对免赔额,就可以解决上面的困局。保险公司省下运营成本,因此投保人也可以得到更实惠的保费,剩下一点小额的损失,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因此,规定相对免赔额,是双赢的选择。

相对免赔额与绝对免赔额有什么区别?

  保险合同中的免赔额,被划分为绝对免赔额和相对免赔额两类。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保险公司的赔付方式不同。

  发生保险事故后,如果保单规定的是绝对免赔额,那么保险公司只会赔付超出绝对免赔额的部分;如果保单规定的是相对免赔额,那么保险公司会赔付被保险人的所有损失。

  例如,小王和小李都给自己买了一份意外险,小王的保单规定了一万元的绝对免赔额,小李的保单规定了一万元的相对免赔额。

  两人一起外出兜风时,不幸遭遇车祸,伤势都挺严重的,在扣除社保报销的费用后,

  两人各自花费医疗费用七万元。小王的保险公司向他赔付了扣除绝对免赔额的六万元,小李的保险公司向他赔付了所有损失七万元。

还有其他保险问题?

资深顾问免费为您解答

您的信息已提交成功
专业保险咨询顾问将在1个工作日内为您致电提供保险咨询服务,请您留意有保险险顾问的来电,祝您生活愉快!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
露至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今天已有964人提交预约
  • 索引
  • 什么是相对免赔额?
  • 规定相对免赔额,对投保人有什么好处?
  • 相对免赔额与绝对免赔额有什么区别?
  • 相关百科
  • 相关视频

微信号:

点击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