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资讯 >

国庆后,保险行业可能会迎来这些重磅变化

2020-10-20 10:05 作者:zhonglu

国庆中秋双节长假终于过去啦,大家该收心啦、收心啦、收心啦!

金秋10月后,保险行业即将迎来哪些重磅变化?对我们选保险、买保险、用保险、学保险会有哪些重要影响?今天这篇文章,精算君化身预言帝,做一次简单预测,看看接下来是否都能一一实现。

一、重疾险

首先,我们关注重疾险!

今年最大的瓜(之一),就是重疾新定义什么时候会颁布实施,以及颁布实施后新旧定义产品的切换模式和切换时间。

国庆后,保险行业可能会迎来这些重磅变化


精算君得到的消息是,就在节前,监管已经将最新一稿重疾定义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几家大公司,要求尽快完成意见反馈。如果国庆后能如期召开评审会并且获得通过,精算君预测重疾新定义将在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这段时间内正式颁布实施。

那么,老问题又来了,在重疾新定义切换的关键点,如何买重疾险?

对消费者有利的角度说,目前精算君的建议如下:

1、趁健康的时候尽早买,因为人的健康情况不可预测,昨天正常购买,今天体检发现了结节可能就要被保司除外承保

2、男性推荐新旧定义产品各买一些

3、女性更推荐买旧定义产品

另外,关于重疾新旧定义的影响分析,详见这篇文章甲癌降为轻症?我要提前买保险吗?

如果你想问,目前最好的网销重疾险有哪些?我会这样回答你:

1、最合适成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购买的网销重疾险「达尔文3号和超级玛丽3号」的产品测评,详见这篇文章网红重疾险的绝代双骄,非它两莫属》。

2、儿童和老人重疾险产品怎么买,详见这篇文章从孩子到老人,目前这些网红重疾险最值得买!

有消费者可能要追问了,如果新规真的年底下发,我们最快什么时候能看到新产品,因为很多消费者总想比一比保险责任和产品价格,再做决定。

目前新旧产品切换方式,有两种传闻

一种是新定义下发后就可以报备并销售新产品,这样的话,新旧产品就会共存一段时间另一种是,新定义产品可以报备但不允许销售,必须在全行业的老产品整体下架后再切换,即新老产品不会同时存在。第二种建议虽然有点“管得太宽”,但可以杜绝因为不恰当的产品对比误导消费者的问题。

这里,精算君还想回答一个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新定义产品就一定会比旧定义产品更便宜吗?

从目前监管公布的新疾病定义和行业发生率表(征求意见稿)看,如果这款重疾险只保重疾单一责任(不含轻中症)、保定期(至50/60岁),新产品应该会比旧产品更便宜。

但,但,但,保险产品的定价,要严格满足保险公司对新业务价值率的要求,而原来很多激(pian)进(yi)定价的产品,在明年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由于负债端对重疾险风险评估加入长期恶化因子,未来的新定义重疾险是否还能像现在旧定义产品那样太过激进定价,精算君认为就很难了!所以,如果你想着新产品更便宜,等等再说,未必结果就能如愿。

所以,一起拭目以待吧!

二、长期医疗险(费率可调)

说完重疾险,就轮到健康险的另一个重磅产品,长期医疗险,费率可调那种

据精算君了解,很多中小型保险公司都想开发,都想做,毕竟这是一个未来足以改变保险市场现状的新品种。

国庆后,保险行业可能会迎来这些重磅变化


但,目前监管窗口指导意见是,请保司在开发这类产品前,谨慎、仔细、认真回复以下几个问题:

1、过去的重疾险理赔数据怎么样?是好还是坏?为什么?

2、过去有没有做过医疗险?做了多久?有什么管理经验?理赔经验如何?

3、这款产品你会在什么渠道进行销售?有什么办法可以通过销售渠道的管理实现医疗风险识别和控制?

4、这款产品由哪家再保险公司提供支持?有什么联合风控措施?

这四个问题如果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不好,产品就暂时别做了,做了往上报就不会得到上市批准。

所以,接下来我们能期待新的长期(费率可调)医疗险新产品可能屈指可数了,除了已经入局的人保健(好医保终身防癌医疗)、新华寿(10年期百万医疗)、太保寿(15年期安享百万医疗险)、平安寿和平安健(E生保20年期百万医疗),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还能获批销售这类产品的保险公司可能就剩下国寿、人保寿、太平、(友邦有可能)等少数几家大公司了

所以,未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1年期、6年期保证续保(且硬保不调价)以及长期可调费百万医疗险共存在市场中,消费者都可以买到。注意,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的惠民保,其实多数就是1年期百万医疗险而已。

那医疗险,我们要怎么买?

1、身体健康时及时买份医疗险,跟重疾险的第一条建议是一样的;

2、买过百万医疗险的,如果有被除外责任的,可以补充一份城市惠民保,否则没有必要买城市惠民保(但是要注意,该城市惠民保没有相关既往症免责的规定才行);

3、健康有问题买不到医疗险的,补一份城市惠民保,惠民保的作用类似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主要针对大病、重病提供一定医疗费用补充;

4、选择累计销量庞大、销售渠道相对稳定靠谱、而且承保公司为大公司的产品买

5、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我们手上已经买过的老产品,怎么办?↓↓

↓↓

对于这个问题,保乎精算君以之前被咨询最多的两款产品「平安E生保6年保证续保版」和「人保健好医保6年保证续保版」为例,给出的建议如下:

平安E生保6年保证续保版是可以转保长期版的,但有相关的要求,大家可以咨询下平安健康客服,看是否符合相关转保条件,如果符合,可以转保。

PS:平安E生保系列,你持有保单的保额在200万及以上且无理赔记录、无投诉记录的,续保时可申请转保长期版,但要重新走健康告知问卷,不支持一个人同时持有2张e生保系列产品保单。

如果你买过的是人保健康的好医保6年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我认为并不需要转保其他更长期百万医疗险,因为精算君预测这家公司未来也会推出长期可调费产品,我们再等等看。

更多关于长期可调费率医疗险的购买建议和产品测评的内容,请见20年内医疗保障不断档的新产品,买吗?

三、2021年保险业开门红

最后,不得不说一说2021年的保险开门红

我9月份就在小群里跟小伙伴说,2021年的保险开门红,可能会提前而且会搞得比往年更热烈,为什么?

1、保险公司都怕疫情有反复,一旦反复,销售队伍外出活动都会受限,保险公司就很有可能再遭遇一次今年年初的开门黑,那是绝对不能承受的痛!

2、2020年年头业务的大坑,要靠2021年打一波鸡血补回来,手慢了就会失去机会。

国庆后,保险行业可能会迎来这些重磅变化


果然,就在国庆假期后,国内几大寿险巨头,国寿、太保、平安寿、新华等就纷纷启动了开门红。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会被保险公司安利什么开门红产品呢?

一句话总结这些产品就是:就是那些很快就能交完保费(趸交、3年或5年交)、过几年就会到期满期(保10年或15年)的储蓄型产品,另外,保险公司还会搭配一个万能账户,把派发给我们的生存金通过万能账户「兜底」做二次持续增值。注意:万能账户未来的结算利率是不保证的,现在高不代表未来高。

这样的产品形态一直都是保险公司开门红最爱,跟精算君4年前写过的这篇文章长期来讲,开门红保险值得买吗?保持了基本一致。

以国寿、平安和太保的三款2021年开门红产品为例,大家可以看到它们的核心产品责任还是相当相似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保障期限的长短、以及到期收益的多少。

国庆后,保险行业可能会迎来这些重磅变化


目前国寿的开门红产品给出了最大的客户让利程度,跟一些定价相当激进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产品的确定的保险利益相比,精算君通过精算模型简单估计也相差不远。

我就知道你们想要问什么,说了这么多,今年的开门红产品值得买吗?

首先,不得不承认,在开门红期间大公司所开发的产品,的确有给消费者让利,甚至有让足了利。但,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样这个逻辑,这些开门红产品保障功能是比较弱的,它们偏重理财!所以,买不买这些开门红产品的核心逻辑在于:你是否需要做这样的中短期理财!在银行不再保本、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如果你有中短期理财,这些保险产品也许对你就有吸引力!

保乎·小结

今天精算君化身预言帝,给各位读者就2020乃至2021年保险市场可能发生的大变化做点简单预测,简单总结就是:

1、新定义重疾险即将下发,但在相同责任的情况下,产品是否能比老定义产品更便宜,难说!

2、长期可调费率医疗险,未来市场供应仍然有限,大公司优先。

3、开门红今年会特别热闹,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目前看,保险公司还是下血本开发这些产品的,买不买,关键还是看你需不需要!


微信号:

点击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