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子女,我们最担心父母生病,钱却不够用。除了医保,我们可能就只能上众筹了。
所以,很多人来帮着高龄父母问精算君:有什么保险可以买啊!但年纪大、身体差,很多时候我也爱莫能助。
但还好,不少地方都推出了当地专属定制的惠民保产品,门槛低,老少咸宜,例如,最近帝都就刚推出一款:京惠保。听说一年只要只要79元,老人都可以买,癌症患者也可以,住院费用和特定自费药品可以报销。
那精算君会不会推荐呢?
一、京惠保基本责任
继广州惠民保和深圳专属医疗险后,这款北京京惠保也是精算君被问最多,到底它的战斗力怎样呢?
所谓「颜值」就是战斗力,保险产品的颜值,在消费者的眼里无非就是:
-> 承保公司够不够硬核,如果有政府撑腰就最硬!
-> 保障内容够不够多、覆盖够不够全
-> 价格够不够亲民?
-> 投保门槛够不够低(例如健康告知要求非常低)
如果以上条件都能满足,那这款产品绝对「颜值爆表」,作为帝都之星的「京惠保」,有这份颜值吗?
这里,我直接说结论!
(一)产品优点
1、价格实惠,目前收费79元/年,便宜定价背后的秘密是“2万元免赔额”,不低!
2、投保时不需要健康告知,仅限制5类严重既往症不赔!
3、对比其他同类产品,京惠保最大的优势在这两点:住院费用目录范围内提供最高100%的报销比例,特定目录内的特药报销采用0免赔。
(二)产品缺点
京惠保提高了住院费用报销的赔付比例,却又进一步限制了理赔范围,目前不赔包括:自费项目及药品以及部分自费项目及药品中的个人负担部分。
特别提醒:京惠保合同约定,住院医疗费不包括自费项目及药品以及部分自费项目及药品中的个人负担部分。
自费项目及药品:就是医保完全不报销的项目或者药品,例如我们常说的自费药。
部分自费项目及药品中的个人负担部分,我举个例子跟大家说明:乙类药品的自付部分是医保不报销的,例如乙类药80%纳入报销范围,20%需要个人承担。那么这20%就不可以纳入报销。
总体来讲,北京京惠保虽然在赔付比例上看着更好,但在赔付范围上也做了更严格的限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没有明显的坑!反正,按照现在几十元一年的极致定价水平,这款产品也做的不错了。
二、各地惠民保的横向对比,哪款更好?
从2015年深圳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险开始,到2018年南京惠民保,再到2019年年底的广州惠民保,城市定制保险的大幕终于拉开,目前已经有约48个省市落地推出了这类产品。
这里为了方便大家做比较,我总结了「北京、广州、佛山、深圳、杭州、成都和山东」的惠民保产品,提供大家对比参考:
<< 横置手机点击大图查看产品对比 >>
<< 横置手机点击大图查看产品对比 >>
总结一下,多数惠民保产品设计思路是:
“高免赔额 + 医保范围内住院费报销 + 特种药品费报销 + 带病体人群可投保(但可能不赔付部分严重既往症) + 政府指导 + 亲民定价”
提醒:佛山的佛医保和深圳的双产品组合,是最复杂的,在保障范围上更好,更接近目前商业百万医疗险,特别是深圳的产品,因此它们的价格也是最贵的!
在这种产品设计思路下,很多消费者第一眼看到惠民保,都会想买!大家甚至会误以为,这些产品就是政府承保的或者承诺兜底的。
但,我们一定要明白,第一,这些产品政府可能会指导定价,但从不承诺兜底,所有理赔都由保险公司负责。第二,如果买的人不够多或者参保人群都是老弱病残,保险公司一定会赔穿。
PS:目前有小道消息,某城市惠民保上线不到半年,赔付率已经接近100%,简单来讲就是收入的保费已经不足以支付赔出去的钱,入不敷出了!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这里面的承保公司,发现传统老7家寿险公司都基本不参与,因为它们极度风险厌恶。而目前惠民保产品主要是由各地的财/健/养公司参与承保,它们当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产品获取更多准客户名单,然后输血集团内的寿险公司大哥或者自己做客户二开,但是真的能二开吗?如果都把惠民保看成获客工具,这种产品能持久吗?值得思考!
当然,这些消息普通消费者不会看到,毕竟理赔数据是不会对外披露的,但保险公司亏损,最终还是会影响到消费者是否可以持续买下去(产品不稳带来的保障断档)
怎么办?精算君认为,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在政府指导下,保险公司还会接下干(让市民续保),但会抬高免赔额,从2万抬到3万甚至4万,或者直接涨价。
所以,惠民保虽好,但未来持续涨价,精算君认为应该是大概率事情!如果你抱着长期不涨价、而且还能稳定续保的心态购买这款产品,那么精算君建议你还是认真再细品下我的这篇文章,换个角度再想想。
三、惠民保VS百万医疗险,要怎么选?
关于各地惠民保跟一般商业医疗险之间该买谁的争论,一直没停过。这一节,我来跟大家简单说说。
先看它们在保险责任上的简单对比。
<< 点击大图查看产品对比 >>
<< 点击大图查看产品对比 >>
相比一般商业医疗险,这种政府专属定制的惠民保展示了自己的优势:
1、政府指导,比任何大牌保险公司能给当地民众更强信任感
2、价格的确够低(但未来隐藏的涨价风险和产品不稳定风险,高于一般医疗险)
3、允许带病投保,高龄老年人都可以买
但惠民保也有劣势:
1、定价过分便宜+带病投保,已经出现超赔问题,产品长期稳定性有待验证
2、报销范围限社保目录内,加上免赔额过高(多数为2万),限制了实用性
因为惠民保和一般商业医疗险在保障范围上存在重叠,对多数人来讲的确就是一件「二选一」的事!
百万医疗险更贵,健康告知更严,但保障范围更宽,能更好的满足我们对的医疗保障和医疗资源的需求。
惠民保便宜,同时允许带病投保(但部分严重既往症可能不赔),更具有普惠特征,但保障范围受限,更适合低收入人群。
烧脑!别担心,我的购买建议如下:
(1)健康时及时买一份百万医疗险,如果有被除外承保的,可以买一份这类城市惠民保,把被除外的责任空白补起来
(2)如果你因为健康问题或者既往已经患癌、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可以考虑买一份城市惠民保,例如北京京惠保,投保时就不要求做健康告知,但限制了多种既往症免责。
北京京惠保限制不赔的既往症包括:
5类重大既往症:
①肿瘤类:恶性肿瘤;
②肝肾疾病: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肝功能不全;
③心脑血管以及糖脂代谢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三级及以上)、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III期)、糖尿病且伴有严重并发症;
④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
⑤其他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瘫痪、再生障碍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重大器官移植、植物人状态、HIV感染。
各地惠民保对健康告知要求以及既往症免责的约定都不同,建议大家投保前谨慎看清楚!例如深圳专属医疗险,就要求已经患有特定严重疾病的市民不能买,而不像北京京惠保那样,可以买,只是不赔特定既往症!
保乎·小结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对城市惠民保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也能理解这列产品在我们保障体系中的定位,买不买,怎么买,我的个人建议是:
1、家里老人,凡是当地有社保(新农合也算)的都买起来!
2、小毛病多买不到商业医疗险的买起来!
3、被商业医疗险除外了部分责任的买起来!
最后,对惠民保本身,精算君还想提三个小建议:
1、尽快做到惠民保+医保账户的实时联动,个人医保账户可用于购买惠民保,这样可以快速提高参保率。理赔时惠民保可以跟医保系统直接,提高理赔效率。
2、监管要限制惠民保的产品数量和开发速度,防止扰乱市场。
3、惠民保一定要能参与到药品控费中来,政府要多维度帮助保险公司合理控制赔付率,不让保险公司赚钱可以,但也不能让保险公司血亏,否则没保险公司愿意承保,市民还不是享受不到这些福利。